医疗安全

正确解读CNAP这项革新性血压监测技术:那些关于CNAP的误解

时间:2015-01-09

   来自奥地利的CNAP,作为无创连续实时血压监测新技术的佼佼者,获得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认证机构美国FDA、欧洲CE以及中国SFDA的认证,同时获得了几百项专利。但是,还是有一些不了解真相的人被市场上一些错误信息误导。为了端正认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CNAP,这里给出正确解答,以飨读者。


【误解一】CNAP是用手指动脉作为检测血管,在低血压和休克状态下,手指动脉是处于关闭状态,是不能进行检测的。

正确解读:

  1、首先,CNAP不是检测手指端的动脉血压,而是采集手指动脉的每搏血容量信号,研究者认为指端是最适合采集血容量体积信号的部位:(1)心脏每次搏动,动脉血通过尺动脉、桡动脉供应整个掌弓,血运丰富;(2)指端的血液流动方式以层流为主(流动方向一致);(3)最重要的是,每搏血容量的变化会导致血管内血流体积和压力的脉动性变化,而脉搏血流中包含丰富的血流动力的生理信息,如:每搏输出量、血流量、血流速度、血压等。

  2、关于低血压和休克状态下,CNAP是否能够检测这个问题经常被问及。实际上对于临床医师来说,监测的目的在于治疗,甚至许多临床工作者都认为不以治疗为目的的监测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考验一项医疗设备是否能够在低血压和休克状态下进行监测,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我们需要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设备是否能在休克早期和低血压出现时,及时准确做出提示(“未雨绸缪”),并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全局的、连续的、动态的趋势变化图来评估治疗效果。这两点恰恰就是CNAP的创新优势,CNAP能在休克和低血压早期出现的第一时刻就发现“端倪”,并提供整个监测过程中的血压和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连续动态变化趋势,从而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在临床实际跟台中,我们的CNAP能在休克和低血压出现时进行监测,以下为休克病人中实际监测过的图片

 

【误解二】CNAP使用指袖套进行检测,虽然不影响动脉血流但会阻断静脉回流,会造成手指肿胀甚至损害,其新一代产品使用了双指袖套。

  双指袖套是交替使用运行来弥补单指袖套的弱点,但其实仍会带来手指损害,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并未根本解决问题。

正确解读:

  1、首先,我们的CNAP从开始研发到问世一直就是双指套传感器连续交替采集每搏血容量信号(获得权威认证和独特专利),其包含充放气的气囊和红外光发射器和光探测器,所以不存在因为单指套会造成手指肿胀的事情。“其新一代产品使用了双指袖套”更是道听途说的误解,是不正确的。


  2、一些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可证明CNAP双指套具有可靠、舒适等优点,如:发表于权威杂志BIA《英国麻醉学杂志》【文献链接:Accuracy of the CNAP monitor, a noninvasive continuous blood pressure device, in providing beat-to-beat blood pressuremeasurements during bariatric surgery in severely obes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J]. J Anesth,2014. [Epub ahead of print]】Ilies等研究者通过对比戴指套手指的毛细血管血气与桡动脉血气结果中,发现指套压力测定30分钟内手指血流阻断不会造成缺血缺氧性损害,说明CNAP具有可靠的临床实用性;【摘自《2014年广东省麻醉学年会论文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NAP)在全身麻醉中应用的有效性》】。

  3、关于长时间手术会引起手指缺血这一误解,我们的CNAP是可以进行手指监测交替时间间隔设置的。根据不同病人的身体情况(末端循环的好坏)或者手术情况等外界因素,临床医师可以手动设置交替时间间隔;同时,若术中发现可能出现手指缺血状况时,可以立即更改监测的手指。所以,我们的CNAP是非常智能和人性化的,也是对于临床上个体差异性较大这一特点而量身定做的,更获得了相应的专利和权威认证。


【误解三】上臂带定标的时间里面也会有短时间的检测“盲区”。双指袖套交替手指运行,则不得不在手术过程中中断监测,每次中断都需要一分钟以上的时间来重新校正数据,则无法实现连续监测。
正确解读:

  这个说法如果不是误解,就是竞争对手在故意抹黑。

  1、对于上臂定标的时间间隔会导致检测“盲区”,其一,我们的上臂袖带定标时间为45S,而什么时候定标或者需要定标是完全可以人为设置的;即定标时间间隔同双指套监测时间间隔一样,都是可以依据手术或者病人的实际情况而科学设置

  2、再次,需要正确理解定标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使计算的结果更为准确。按照工程设计人员的想法,如果为了取消这种所谓的“盲区”,完全可以不进行这样的上臂定标设计,但是出于临床情境的考虑,如:当术中病人手术需要进行体位的改变,这时上臂定标系统就需要进行重新定标,才能保证在新的体位下其得到的血压数据是准确的。所以,我们需要在工作原理和数据监测的准确性上认识到上臂定标系统的独特价值和优势【这是有价值的创新而非缺陷】,这也是CNAP的专利之一,倘若其给临床带来的劣势大于优势,那么就不能获得一些权威的认证和相关的专利了。

  3、对于未来的展望,我们相信CNAP团队会在血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已经创造和取得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开发和完善更多、更好的、能够帮助更多临床医生和病人的新技术。


【误解四】CNAP的校准是通过普通的袖带法进行的,而袖带法监测是国际公认的不准确方法,则也造成了其监测准确性下降。

正确解读:

  这个是缺乏常识的说法。

  1、首先,“袖带法监测是国际公认的不准确方法”这句话就是非常不科学的。据国外权威机构统计,有82%的外科手术不使用有创动脉血压测量,是因为:已知的并发症或感染风险;患者感觉疼痛;成本高昂和耗费时间等【以上观点出处:Von Skerst B: Market survey, N=198 physicians in Germany and Austria,Dec 2007 - Mar 2008, InnoTech Consult GmbH, Germany 】;也就是说临床上80%的血压监测会使用现有的无创上臂袖带法(NBP法)进行血压监测,其一度被认为是临床无创血压监测法中“金标准”【观点文献出处:Ilies et.al(2012),Detection of hypotension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with 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pressure device or intermittent oscillometric arterial pressure measurement,BritishJournal of AnaesthesiaPage 1 of 7, doi:10.1093/bja/aes224.】。反过来,倘若这种袖带法监测是国际公认的不准确方法,那么现今临床将近一半以上使用该方法进行血压监测,和一些家用的上臂袖带血压计,都应该被取缔或者禁止推入市场。

  2、我们不应该说“袖带法监测是国际公认的不准确方法”,而是说因为其最低监测间隔只能做到5分钟,所以存在一定的监测盲区。这种监测盲区可能会导致低血压的漏检(38%)和低血压的监测延迟(22%),低血压的出现可能会提高病人的术后死亡风险(3%)。所以如何填补现有无创上臂袖带监测技术的5分钟监测盲区,是临床上对现有无创上臂袖带血压监测技术的更高要求,而不是以偏概全、全盘否定这项已经应用于临床将近几百年的血压监测技术。

  3、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临床背景和对血压监测的更高要求,CNAP团队的研发人员才能站在上臂袖带法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开发和升级现有的无创上臂袖带法技术,采用独特的上臂袖带定标系统和独特的双指套传感器以及VERIFI运算法则,将现有的无创间隔血压升级为无创每搏连续血压,其科学、辩证、发展的眼光和态度才能真正让技术服务于临床,为临床医师和病人带来更多的福音。

  4、评判一项技术是否准确,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验证:工作原理、国外临床验证、国内临床跟台。对于工作原理,毋庸置疑,CNAP其获得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认证机构美国FDA、欧洲CE以及中国SFDA的认证,同时其获得了几百项专利,这样的权威认证足以证明CNAP是非常优秀的。同时,众多的国外临床验证(至CNAP上市以来其发表的关于CNAP验证的文献有30多篇)都认为CNAP同现有血压监测准确性方面的“金标准”——有创血压监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其无论是在血流动力学平稳状态下还是剧烈变化下均能准确进行监测。在国内的临床跟台中,更是获得众多麻醉临床工作者以及心血管领域权威泰斗的认可,并在国内的各个省市的标杆医院成立了10大培训中心,详情可参见之前关于培训中心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