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

【技术探究】麻醉深度监测的技术方法有哪5种?

时间:2015-06-01

 

  在国际发达国家,利用设备进行麻醉深度的科学监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中国,还是有很多医院和医生都依靠“经验麻醉”来指导手术。而“经验麻醉”,实在是一种模糊的非统一的方法,无法论及精确麻醉。了解有哪些麻醉监测技术,对于“精确麻醉”理念的推广,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麻醉监测发展史上的5种技术,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麻醉深度监测领域,先后出现了以下5种麻醉深度监测技术:BIS(脑电双频指数)、AEP index(听觉诱发电位指数)、CSI(脑电状态指数)、Entropy Index(熵指数),Narcotrend(NT指数)。

  以下分述这几种指数技术的特点。

 

1、BIS(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ual Index)

  该技术为美国Aspect公司研发,现已被泰科医疗公司收购,产品品牌为BIS。另外也有一些用了BIS模块的监护仪,如飞利浦(BIS模块)、迈瑞(BIS模块)等。

  BIS技术的研究方法是基于数据库分析的形式,采集的数据来源于成人群体和有限的药物种类,因此局限性明显:

  (1)无法监测数据库以外的药物(如氯胺酮,笑气等),当有新型麻醉药物出现时,BIS无法监测;

  (2)研究的基础数据基于成人人群,不适用于婴幼儿;

  (3)抗干扰能力欠佳,容易出现数据延迟,BIS是根据模拟脑电信号来进行麻醉深度分级的,原始脑电图的获取和相应BIS值之间大约有30秒的滞后;

  (4)准确度不够高。因为BIS及其它BIS模块监护仪都要求电极片位置固定于前额某处,位置不准当然会影响监测结果;

  (5)多种手术不能监测,因为使用时要在前额固定位置安放专用电极片,烧伤病人、脑科病人等不能使用;

  (6)使用专用电极片,费用昂贵。

  基于以上原因,BIS虽然进入市场较早,但由于以上临床使用上的限制,目前依然停留在科研阶段,无法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临床上需要的是:能适用于各种手术、各种人群、各种麻醉药物的麻醉深度监测工具。满足这些条件的才可被称为是“临床适用产品”。

 

2、AEP index(带耳塞的听觉诱发电位技术)

  此技术是CSI(脑电状态指数)的前身,为丹麦丹密特Danmeter公司研发,产品为A-Line。监测时用耳塞获取听觉诱发电位信号,然后通过自适应神经“模糊逻辑算法”获得AEP Index指数,而且没有明确意识深度分级。在推出市场后,除了易受电刀影响、不能用于听力障碍病人、无法用于多种手术的缺陷之外,更被患者大量投诉术后耳朵感觉持续耳鸣,嗡嗡嗡噪声不断,极度不适,因此无法适用临床需要,该技术已被淘汰。目前市场上已很难找到A-Line产品。

 

3、CSI(脑电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

  应用CSI技术的当前产品有:西班牙IOC及一些使用了CSI模块的国产品牌。

  CSI技术脱胎于丹密特的AEP Index听觉诱发电位监测技术,其实质上还是听觉诱发监测,与APE Index一样,还是基于“模糊逻辑算法”,只不过做了一些改良,将“专用耳塞”改成了“专用电极片”,其中一片要放置于耳旁。丹麦丹密特公司尝试改良,将APE Index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升级为CSI脑电状态指数,但未获得明显转机。丹密特公司2010年破产,将此技术卖给了一家香港公司,后该香港公司将此技术以模块的方式转卖给了多家公司,当前国内市场上可遇到的,应用了CSI模块的公司有:西班牙IOC、上海力新、深圳科瑞特、深圳太极医疗、合肥诺和、上海诺诚、珠海宝莱特等。

  这类CSI产品品种较多,但都有共同的缺陷:

  (1)反应慢,采集信号延迟。原因是患者受诱发信号刺激之后才能获得监测信号,得到的结果有时间延迟;多次刺激结果进行平均运算处理需要更多的时间;

  (2)极易受电刀干扰,产生数据漂移,导致无法正常监测。原因是声诱发电位振幅很小,大多<1µv,只有自发脑电的1%;

  (3)不适用于听力障碍患者、老年患者等。

  虽然这类CSI产品在市场宣传时强调其体积小的优点,但是麻醉深度监测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体积小,而在其监测的准确性、灵敏性和临床适用性广,其优劣都是由工作原理所决定。

  此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性也很重要。由于丹密特公司已破产,原始研发能力已经缺失,已无更多的发展和改善能力。

 

4、熵指数(Entropy Index)

  熵指数技术为GE Healthy公司拥有,目前只用于欧美达监护仪上。

  因为其存在如下缺陷:

  (1)受肌电干扰影响极大,通常无法正常工作;

  (2)同BIS一样,无法监测笑气等麻醉药物;

  (3)专用电极片昂贵。目前在麻醉深度监测领域,应用范围非常窄,无法临床普及使用。

 

5、Narcotrend(NT Index指数)

  该技术由德国Hannover医科大学研发,研发专利拥有人为资深麻醉学教授Schultze博士。产品品牌为Narcotrend。

  Narcotrend是“基于原始脑电信号”的麻醉/意识深度监测系统。“基于原始脑电信号”的工作原理非常关键,这是一种直接分析的方法,不同于其他模拟信号分析方法:虽然BIS采集了脑部某个固定位置的脑电信号,但是BIS进行麻醉深度分级的依据,并非直接分析当时采集到的原始信号,而是转向数据库寻找与此对应的其他数据,再计算得到一种模拟脑电信号,然后进行麻醉深度分级。

  Narcotrend被业内众多专家称为新一代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与BIS的应用价值区别在于:Narcotrend不仅可用于科研,而且可广泛用于临床;但BIS则更多地应用于某些特定内容的科研。因为科研往往是在某些限制条件下进行,而临床应用则是变化万千的。

  基本对比如下:

  (1)Narcotrend准确性更高。NT指数分为6个阶段15亚级的量化指标。比BIS的4个分级更细致,临床指导更准确;

  (2)适用于各种手术;

  (3)适用于各类年龄(0-150岁)

  (4)对各类麻醉药物均能有效监测;

  (5)使用极为方便,电极片可用于脑部任意位置,可用普通心电极片,使用时只需检查电极片是否太过干燥而影响导电性,使用导电性能好的普通电极片即可;

  (6)提供原始脑电图以及多功率谱图,给麻醉医生更多有用信息,除可用于手术监测,还可用于ICU危重病人监测,发现脑死亡、癫痫等;

  (7)已获得FDA、CE、CFDA等权威认证,并在国际上得到各国医疗机构推荐临床使用。

 

  综上所述,麻醉深度监测技术有5种:NT指数、BIS指数、熵指数、CSI指数、APE指数。目前市场上真正有影响力的是Narcotrend和BIS。但在临床使用的实用性方面,Narcotrend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