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

【临床应用】ICU重症患者的镇静镇痛管理

时间:2015-06-24

 

 

  重症患者包括病情严重的病人、随时可能发生生病危险的病人、存在威胁生命的高风险疾病病人、已经出现或有潜在可能性发生器官或系统功能损害的病人以及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稍有不慎常常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的病人,而其中患有威胁生命疾病或者存在潜在致命性危险因素的高风险病人在临床中尤其要给予关注。

 

一、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镇静镇痛需求
  临床重症患者主要存在以下症状:(1)严重创伤或经历严重应激反应;(2)严重感染;严重代谢紊乱;(3)一个或以上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或衰竭;(4)各种病因所致全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5)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6)多数高龄。
  其临床特征包括:病情重,足以威胁患者生命;变化快,一日数变乃至一时数变;病情复杂,多种异常集于一身;需要多种生命支持系统的辅助。
  基于以上特征,重症患者常常被收容至ICU集中救治,这里的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较为频繁,同时患者还常被ICU特殊的救治环境所包围,如嘈杂声、振动、异味、光污染等,因而导致患者昼夜节律消失以及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中,继而给机体各个系统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对中枢神经系统带来紧张、焦虑、恐惧、抑郁厌食等;对心血管系统带来心律加快、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耗氧量增加、内脏产生缺血性缺氧等;以及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泌尿生殖系统带来各种不良影响,种种因素导致患者易出现焦虑、疼痛和谵妄,这也是为何在急诊室常能见到患者挣扎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有研究显示,躁动可明显增加医疗意外的发生率(如意外拔除器官插管、中心静脉导管脱出、意外拔除导尿管等),还可能明显增加感染发生率以及导致更严重的各种病发症。
  此外,重症患者与普通病员有以下一些本质差别:即调节能力下降(如血糖、凝血与免疫状态调节),代偿与适应能力下降(如心肺功能的代偿),预防能力低下(如更多发生的内源性感染)及修复能力低下(如更多并发症与更长的疾病过程)。因此,需要对ICU重症患者进行镇静镇痛管理。
  镇痛和镇静是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的用药量会彼此影响。足够的镇静会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对两者的监测也是一起进行的,目前没有单独监测镇痛的设备。对麻醉深度和意识深度的监测,反映的是镇静的程度,同时也部分反映镇痛的效果。
  保持镇静镇痛合适水平很重要,既需要避免镇静不足,同时也要避免镇静过度。镇静不足或增加以下症状可能性:疼痛、焦虑、人机对抗、氧耗增加、高血压、心动过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意外拔管及通气/血流不匹配;过度镇静则可能增加以下症状可能性:昏迷和谵妄、呼吸抑制、抑制咳嗽反射、低血压、心动过缓、免疫抑制、肾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抑制胃肠蠕动等。

 

二、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一般原则
  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概念,其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病人疼痛,减轻病人焦虑和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的治疗。其目标是为患者抑制疼痛,消除病痛记忆;消除焦虑,促进睡眠,增加患者对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耐受;减少氧耗与内脏缺血,抑制不良的自主神经和血流动力学反应,保护脏器功能,减少意外事件发生;还要便于医疗护理操作,为多种临床救治措施奠定基础。所以,为使重症患者达到适当的镇静镇痛效果,这既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镇静镇痛治疗,是重症患者救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核心临床技术。
其意义在于通过镇静镇痛的治疗手段使得重症病人处于“休眠”状态,降低代谢和氧需氧耗,以适应受到损害的灌注与氧供水平,从而减轻强烈病理因素所造成的损伤,为器官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并创造条件。

 

  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尽早:指尽可能早的控制疼痛,消除疼痛记忆;
  (2)有效:剂量充分,确保有效,尽量维持轻度镇静;
  (3)协同:根据患者需求,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静镇痛药物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减少毒副作用;
  (4)策略:应用镇静剂量前,应首先控制疼痛,纠正生理学异常如低氧血症、低血压和低糖等;
  (5)全程监测:采用“无检测,勿镇静”原则确保患者安全;
  (6)动态调整:以适量药物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7)综合治疗:重视药物以外的治疗策略。
  此外,要注意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的相对禁忌症,包括诊断未明的急性腹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功能严重障碍、重症肌无力以及临床各种低血容量状态等。

 

三、开展重症镇静镇痛治疗的具体措施
  ICU实施镇静镇痛的具体措施包括:(1)改善治疗环境,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2)重视心理安慰,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3)出现镇静镇痛需求时,首先应分析产生这种需求的原因;(4)根据患者临床不同的镇静镇痛需求,以及药物特性,参考相关指南,选择合适的镇静镇痛方案;(5)全程监测与药物剂量的动态调整。
  其中,全程监测与药物剂量的动态调整也至关重要。其应遵循Master原则:即Monitordrug response regularly(经常观察药物反应);Alternative agents shouldbe considered(考虑可供选择的药物);Star slowand go slow(in terms of dosing)(用药谨慎,缓慢调节)(剂量方面);Think about possible drug interactions(synergism)(考虑药物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Educate physicians and nurses (培训医生和护士);Revieworgans functions and dosing schedule(评估脏器功能和剂量方案)。
  不仅如此,应动态地进行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同时,还应当对以下临床治疗的禁忌引起足够重视:切忌心率一快,就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切忌体温一增高,就立即使用抗生素;切忌尿量一减少,就使用强效利尿剂;切忌精神一烦躁,就使用镇静镇痛药。

 

四、Narcotrend满足ICU的临床需求
  针对镇静镇痛患者“全程监测与药物剂量的动态调整”这一需求,为了指导临床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测以及动态药物调整,英国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德国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均推荐临床使用Narcotrend监测镇静深度。Narcotrend作为德国政府历届世博会向全球推荐的主要医疗安全项目,可以有效实时的反应不同药物的镇静反应,协助“Master”原则的有效实施,指导临床的镇静镇痛药物选择、剂量调节以及药物相关协同作用考量,确保医疗安全。
  ICU有大量的需要镇静镇痛的昏迷及癫痫患者,Narcotrend可监测麻醉深度和意识深度,提供NT阶段(A-F)及NT指数(100-0),精确控制镇静效果。通过“全程监测与药物剂量的动态调整”,利用最少的药物达到最佳的镇静效果,减少镇静镇痛药物带来的谵妄等不良反应,并可动态评估昏迷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及转归、监测癫痫的发作及诊断脑死亡。
  与BIS及其他麻醉深度设备相比较,Narcotrend更适合在ICU使用。因其对原始脑电EEG的采集技术更成熟,反应灵敏准确,能提供丰富的脑电EEG信息,特别适合ICU中对大量昏迷患者的意识程度评估、癫痫发作的监测及脑死亡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