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

CNAP全面血流动力学:从评估到治疗

发表时间:2015-10-09 点击:891

 

  导言:血液是生命之河,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从中获取营养。随着临床对血流动力学认识的加深,这门学科在临床上也从最初的评估到今天被用于治疗。

 

  临床血流动力学发展之初仅涉及血液在循环系统内部的运动,目前已发展至研究血液及其组分在机体内的运动特点及规律性,揭示从血液运动到细胞代谢,乃至器官功能完整过程的科学。今天的血流动力学治疗与最初的治疗最大之不同是反映病情的指标逐渐可直接调控、定量、个体化。治疗行为的这种变迁,从量变到质变,均来自于对临床血流动力学认识的进步。

  CNAP作为最新的全面先进的无创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器,在监测动脉血压的同时,无创实时提供与血压相关的参数(心排量,血管外周阻力,容量反应性等),使容量、阻力等指标反映组织灌注,精确指导机体个体化、精确化治疗。

 

 

更深层次的血流动力学评估

  血流动力学指标为临床观察提供了更深层面的信息,即在新的深度层面分析机体变化的可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只要测量正确,均是临床表现的组成部分,是机体的客观存在。

  更深层次的评估不仅表现在每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自身的直接意义,也表现在对不同指标的理解和指标之间的相互帮衬。如脉压变异率PPV、每搏变异率SVV具有预测心脏对容量负荷反应能力,反映了循环系统对液体负荷的敏感性,目前已指导液体治疗多年。作为容量反应性指标,PPV/SVV越大,表明有效血容量不足越明显,给予容量负荷后心排量就会增加。这种特性被充分用于临床血流动力学评估后,脉压变异性对治疗有了更为强大的可调控性。

  通过深入分析、定量判断,不仅可判断机体已经发生的变化,且可以预测某项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机体状态。CNAP的临床全面血流动力学应用已经可以系统、定量、实时地将机体状态与治疗机制融合在一起。CNAP不仅提供连续每搏血压参数,而且提供更深层次影响血压的指标(心排量,血管外周阻力,容量反应性等),为准确判断、评估机体变化提供可能。

 

 

更接近机体实际需求的血流动力学治疗策略

  通过临床血流动力学评估,机体改变的状态被定量分析,每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反映了相应位点上的机体变化的方向与程度。如果这个位点的变化需要被干预,则出现了治疗。这个指标即成为此项治疗措施的目标,但此时并不意味着治疗就要开始,因为还必须有治疗目的。临床血流动力学为治疗目的也提供了定量指标,如休克时反映组织代谢状态的乳酸;呼吸衰竭时的动脉血气等。确立治疗目的,才为已经或尚未发生改变的机体状态的特定位点赋予了治疗的意义。作为目标,这些位点指标才开始对治疗措施进行调控。根据血流动力学理论将这些治疗目标排列起来,每一个目标控制一项治疗措施,以目的为导向,逐步完成,则出现了整个治疗过程或治疗策略。

  CNAP全面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以提供15个参数,12个趋势图和一个实时动脉压波形图。主要有以下参数和趋势图(如下图所示)

  1、反映血压的参数有:Sys,Dia,MAP,Pulse,NBP-Sys,NBP-Dia

  2、反映容量液体管理的参数有:PPV、SVV (指导容量液体管理治疗)

  3、反映心功能的参数:CO、CI、SV、SI (心衰药物治疗及液体管理)

  4、反映血管外周阻力的参数有:SVR,SVRI (指导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5、反映末梢循环状态的参数有:PI (可对休克早期提供预警)

  因此,CNAP这些实时定量的指标就是对机体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的全面、直观体现。这样的治疗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随着机体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一个更贴近机体实际需求的治疗过程。


 

 

从理论到实践基础上形成共识,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

  从理论到实践基础上形成共识用以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所谓个体化治疗,应该是由机体变化导向的个体化,而不是根据实施者好恶的个体化治疗。这就是为什么说:“下一步治疗如何,问问患者”。若要问的清楚,即应具备听懂患者表述的能力。这种能力决定了治疗与病情间的距离,决定了治疗水平的高低。这种能力首先基于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共识。临床血流动力学治疗充分地运用了指标对机体状态的表述,并将这种表述与治疗融合在一起。从某种角度讲,临床治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翻译” 过程。从指标翻译出机体状态,再从机体状态翻译出治疗方法;从目的指标翻译出治疗方向,从目标指标翻译出治疗强度。重要的是,机体变化是个体化,而翻译不能是个体化。今天的临床血流动力学已经为翻译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规范化的理论与操作平台。

  CNAP系统在血压监测的基础上,同时提供心排量等心功能参数、PPV/SVV等容量反应性参数及外周血管阻力参数。除可以提供血压参数外,还可以提供液体容量管理参数,用来指导液体管理;提供的心排量CO、每搏量SV等心功能参数用来反应循环状态及心脏功能,指导心衰药物治疗;血管外周阻力参数是心脏后负荷参数,用于血管活性药物的指导治疗;末梢循环状态参数PI是对末端循环状态的提示,可以用于休克早期预警。

  这些显然将提供的信息翻译成了系统的、用于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方向和强度。

  CNAP运用无创手段,通过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血流动力学评估+更接近机体实际需求的血流动力学治疗策略(即导向液体治疗和药物干预),实现个体化治疗。最终使患者、医院获利:改善病人预后,减少在医院停留时间和医疗成本,降低高风险患者的并发症。

 

  结语:我们在寻找与判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过程中不由得发现,已切入了机体变化的更深层面,出现了新的治疗目标,发现了新的治疗方法。这个过程就是对临床血流动力学治疗最好的诠释,也是其魅力所在。这也就是CNAP从评估到治疗的完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