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

强!!!全球首创不中断血流肝移植,Narcotrend术中保驾护航

时间:2017-09-07

7月23日,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术带头人何晓顺教授团队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例“血流不中断”人体肝移植术。

器官移植技术问世63年以来,移植过程中的缺血损伤这一核心问题一直以来未得到解决,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成为器官移植发展的技术瓶颈。这项移植新技术,使得捐献的器官不需要灌洗,也不需要放在冷藏箱保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器官的功能,以更“鲜活”的状态在受捐患者的体内立即“工作”,能极大地避免器官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

肝移植术中出血、容量置换以及移植肝功能的情况都会影响麻醉药的血药浓度,使得以往通过经验依据血流动力学参数(血压和心率)来评价麻醉深度变得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Narcotrend精确监测来不断调整麻醉药物浓度,使病人围手术期维持在合适的麻醉深度,维持术间血流动力学稳定,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截止目前,何晓顺教授器官移植团队与黄文起教授麻醉团队的完美配合下,已成功实现5例“不中断血流”肝移植,破解了器官移植领域的一项世界性难题。术中Narcotrend精确监测麻醉深度,确保手术安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绝大部分手术室均已配置Narcotrend,为每一台手术的安全保驾护航!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一世界首创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术的精彩瞬间。

以下内容摘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麻醉在线”2017年8月24日文章《不中断血流肝移植,麻醉医生您怎么看?》

 

“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术”的成功施行,是肝脏移植手术领域一突破性进展。中山一院移植科随后在8月8日、8月11日、8月13日以及8月20日再次成功开展了4例同类手术。截至目前,全部5例患者均状态良好,实现了肝移植术的加速康复。

与传统肝脏移植手术相比,在新术式中,移植肝从供体获取到移植入受体,全过程都保持有常温血流灌注,从而避免了会引起移植肝损害、导致移植肝质量下降的“灌洗、低温保存、再灌注”环节。

这一技术成功破解了器官移植界移植器官保存的难题,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器官的功能,使器官以更鲜活的状态在受捐患者的体内立即“工作”,从而极大地避免了器官移植的常见并发症,有望改写世界器官移植的历史。

 

麻醉如何管理

手术方式的创新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获取供体肝脏还是受体接受肝脏都需要两组麻醉医生全程保驾护航。

术中密切监测

 

供体受体麻醉

在肝脏获取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保障好肝脏的有效血流灌注。术式精细化使得获取肝脏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延长至3-4小时,在游离翻转肝脏、阻断相应大血管、将肝脏的血管接入辅助灌注系统之前,要密切关注血流动力学变化,避免供体出现低血压及严重内环境紊乱。而肝脏捐赠者(供体)的特殊病理生理状态,使得麻醉医生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定的工作更具挑战性。

在受体移植的过程中,患者术中的病理生理变化也与传统术式存在显著的区别,尤其是新肝期。传统肝移植术复流即刻,移植肝中大量低温、酸性、高钾液体突然进入体循环,引起全身低体温、高钾血症、酸中毒、高渗透压、低钙血症、以及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随即发生一系列剧烈的变化,包括体循环血压显著下降、心动过缓、心排量下降和肺动脉压升高等变化,这些反应称为复流后综合征。

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术与传统肝移植术相比,由于移植肝一直有常温血流灌注,因此在新肝期不存在移植肝释放低温酸性高钾液体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复流后综合症较轻甚至消失,对心脏功能影响减轻,传统肝移植术中常发生的体循环高排低阻的现象减弱,凝血功能障碍减轻,内环境更加稳定,受体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

在围术期管理角度看,由于新术式减少了传统手术的全身影响,更利于肝移植患者的平稳过度。麻醉医生术中使用多种监测手段全程监控,以观察和证实上述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这一新术式对其它脏器的影响,为器官移植麻醉的研究定位了一个新方向和新领域。

 

紧张的术中配合过程

 

作为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器官移植学组的组长单位,中山一院麻醉科依托医院这个全国规模最大、移植种类最齐全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必将接受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整个移植大团队将一起为更多患者的重获新生而努力!

 

 

  更多的医疗安全相关资讯或案例,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医疗安全】,微信查找“医疗安全”或“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