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低温停循环手术
——本文转自搜狐号【306医院医学科普】
顾建文教授,解放军306医院,神经外科
深低温停循环(DHCA)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手术。简单的说这是将生命代谢在低温下停止,将重大手术完成后。再次将病人复苏。仿佛从死神身旁归来。它与心跳停止手术不一样,它是真正脑循环停止,生命暂停的手术。首先要降温,患者体温降到18度,生命迹象停止。开颅,并开胸接通体外循环。
控制性低温手术或称低温麻醉手术,是一种将机体体温降低到一定程度以求达到降低机体代谢、保持或延缓细胞活动的方法,旨在通过降低组织代谢及耗氧,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低温麻醉是降低人体的消耗,使人体更能适应缺血缺氧等恶劣环境,换而言之就是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增加手术的成功几率。
按降温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浅低温(28-32℃ / 30-34℃),中低温(20-28℃ / 28-30℃)及深低温(20℃以下)。其中又以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技术难度最高。
心脏外科手术中的患者,承担着脑部神经系统严重损伤的高风险,因此术中的监测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异常即可在最短时间内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改善预后。
【深低温停循环手术】
低温的应用是简单有效的中枢神经保护方法,深低温停循环 (DHCA, 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当体温降至20℃时,脑氧耗下降至正常水平的20%,脑电频率减慢甚至消失,可有效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鉴于“深低温停循环”可以增加术中视野,具有使手术在“无血”状态下进行、安全性好等明显优点,现已从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心内直视手术扩展到其他非心脏外科复杂手术、移植、重症抢救和先天性畸形整形等方面。运用“深低温停循环”方法手术,使病人处于“假死”状态,若手术稍有不慎,病人将会有生命危险,故难度极大。此类手术都需要外科医师、体外循环师和麻醉师的通力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
该技术在国内仅有少数医院得以运用。
【Narcotrend在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的有效性】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手术室的监测设备可以非常容易地预测脑损伤,但临床已经发现Narcotrend可以在深低温停循环这类高风险高难度手术中,可提供较丰富的监测信息,如麻醉深度阶段、麻醉深度指数、原始脑电EEG图以及脑电多功率图谱等,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成功预测或发现到即将发生脑损伤,从而及时采取挽救措施[1]。
因此在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Narcotrend是预防脑损伤的有效监测技术。
《欧洲麻醉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2007年发表的一篇文献,作者选取了年龄在30-89岁之间的10名女性和15名男性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条件下,研究了Narcotrend预测患者脑损伤的能力。历时9-66min的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Narcotrend麻醉管理以及结合头部降温的独立脑灌注。结果表明,Narcotrend可帮助预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患者的脑损伤。
心脏手术的术中知晓发生率较高,实时准确灵敏地监测患者麻醉深度至关重要。彭晓伟[2]等研究了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心肺转流 (CPB) 期间Narcotrend指数 (NT) 的影响。文中选择了45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年龄1~94个月的患儿,分别于切皮、CPB开始即刻、CPB后5min、主动脉开放即刻、开放后5min及停机即刻记录NT值。研究结果表明,在Narcotrend的监测下,45例患儿CPB降温期间均处于理想的麻醉深度状态,表明Narcotrend能够很好反映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体外循环期间的麻醉深度。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手术室的监测设备可以非常容易地预测脑损伤,但临床已经发现Narcotrend可以在深低温停循环这类高风险高难度手术中,可提供较丰富的监测信息,如麻醉深度阶段、麻醉深度指数、原始脑电EEG图以及脑电多功率图谱等,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成功预测或发现到即将发生脑损伤,从而及时采取挽救措施[1]。
因此在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Narcotrend是可预防脑损伤的有效监测技术。在临床中,BIS常常不能用于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已有文献证实,BIS不能反映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的脑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