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

西京医院研究结论:CNAP值得在急诊创伤救治中推广应用

时间:2018-05-11

 

CNAP无创每搏连续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能在90秒内给出完整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抢救生命,赢取更多宝贵时间。特别是对于医院急诊室病情复杂、发展迅速的病人,能否在第一时间及时诊断从而给予科学治疗方案是关乎病人生命安危的重要条件。因此,CNAP在急诊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接下来分享一篇西京医院急诊科专家2018年3月发表的文章《连续无创动脉血压 (CNAP) 与间歇动脉血压监测在急诊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一致性分析》,以飨读者。(限于篇幅,文章未完整展示,需要全文的读者欢迎联系我司市场部王经理020-62875658)。

 

对急重症创伤患者进行监护治疗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积极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患者进入休克状态。临床医生常根据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尿量、临床体征等指标作出治疗决策。其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准确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理生理变化,已成为急重症监测的重要内容,其指标的监测与分析对明确诊断、及时准确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1]。重症监护病房 (ICU) 的患者可使用放置于桡动脉或股动脉中的动脉导管进行有创连续血压监测 (invasive blood pressure,IBP),但由于该方法属于有创操作,容易增加患者出血、感染、气胸和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2]另外,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才能熟练操作,且操作时间长,以上特点严重限制该技术在急诊科的广泛应用。因此,急诊科常规使用心电监护仪传统血压袖带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状况)间歇式测量患者动脉血压。然而,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不能满足连续动脉血压监控的需要。近年来,一种连续无创动脉血压 (CNAP) 监测技术正逐步用于临床[3-7]大量研究显示CNAP在麻醉科应用广泛,且该技术和有创连续血压监测的血压数值相一致[5,7],然而该技术在急诊科的应用尚不普遍。本研究通过对比急诊创伤患者使用CNAP与心电监护仪监测的动脉血压数据,分析两种方法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CNAP在急诊创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及纳入标准

2017年1月—2017年7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创伤患者120例,其中7例因躁动肢体过度运动影响CNAP连续监测而排除,3例因监测期间病情加重死亡而排除,最终纳入患者110例。排除标准:双侧上肢或手部外伤;上肢严重水肿;Allen's试验阳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动静脉瘘;左右上臂收缩压差异>10mmHg;入院时已出现休克血压或急需抢救的危重患者。本研究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同意 (批号:KY20172065-C-1),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书面同意书。

2.监测终点

通过对CNAP与心电监护仪间歇式监测的血压数据进行对比,评估CNAP监测的准确性;评估使用CNAP是否能够识别心电监护仪间歇式血压监测遗漏或延迟检测到的低血压发作。

3.CNAP技术

本研究中使用的CNAP系统 (CNsystems公司,奥地利) 由CNAP Monitor 500、CNAP双指袖、CNAP控制器组成;CNAP控制器连接到患者的前臂并连接手指套,在同侧上臂使用袖带测量血压用于校准手指袖带的测量值。CNAP监测技术主要依靠1973年由Peňáz开发的血管卸载原理[8],以上臂肱动脉血压作为定标体系,自动校准,确保数据准确。通过手指指套内发射红外光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探测信号,继而利用血管卸载原理来获得血压节律和血压波形,消除血管收缩伪差,通过先进的VERIFI运算法则[3],并结合患者体表面积指数得到心排量 (CO)、每搏输出量 (SV)、脉压变异率 (PPV)、每博量变异率 (SVV) 及血管外周阻力 (SVR) 等与主动脉一致的每搏、即时、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压力传感器可测得实时变化的手指指套压,为了便于血压的计算,手指指套每15~30min进行切换,置于前臂的控制器会每秒进行1次信号的变化来确保血管体积的恒定。指套传感器运用血管卸载原理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合上臂血压袖带测得的血压值,通过相应的传递函数进行计算,从而将指套感应血压校准为标准血压,平均动脉压也会作相应的调整。

 

【结果】

本研究还发现CNAP系统记录到了在心电监护仪两次测量间隔内的低血压发作。低血压发作定义为:SAP<90mmHg或MAP<65mmHg,持续时间至少为4min。在心电监护仪两次测量间歇期内,CNAP共监测到41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发作 (≥4min),其中26例患者SAP<90mmHg (发作58次),15例患者MAP<65mmHg (发作20次)。这些低血压发作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6.8 (4.5~12.1) min和5.6 (4.8~8.7) min。41例中,有16例在随后的心电监护仪测量中也提示低血压,其中11例SAP<90mmHg (发作25次),5例MAP<65mmHg (发作7次)。由于心电监护仪两次血压监测的间隔为15min,因此CNAP发现低血压发作的时间要比随后心电监护仪监测发现低血压发作的时间早,提前的时间分别为9.3min (SAP<90mmHg) 和8.0min (MAP<65mmHg)。

 

【结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使用CNAP连续动脉血压监测可快速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可重复性高、安装简单,可提供及时、连续、同步的血压数据。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相比,避免了有创操作、安全性高,并且转运时可携带。

综上所述,使用CNAP系统对急诊创伤患者进行连续无创血压监测与心电监护仪间歇式血压监测结果一致;CNAP能够快速识别心电监护仪间歇式血压监测遗漏或延迟识别的临床相关低血压发作,值得在急诊创伤救治中推广应用。

 

【文章出处】赵 鹏,卫 娜,王倩梅等.连续无创动脉血压 (CNAP) 与间歇动脉血压监测在急诊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一致性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2018,20(3):171-174.

 

 

 

更多的医疗安全相关资讯或案例,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医疗安全】,微信查找“医疗安全”或“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