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

【BJA最新研究】宝宝开着“小汽车”进入手术室

时间:2018-09-19

小朋友不停地大哭大闹,爸爸妈妈手足无措又心急如焚,医生护士想扎个针都无从下手,这种情形经常出现在麻醉手术室。这主要是因为小孩子心理脆弱、对父母依赖性又强,遇到需要父母分离、独自面对陌生环境,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所以哭闹也更加严重。

数据[1]显示,高达60%的1~7岁儿童,在行择期日间手术后第一天,会发生躁动、谵妄等行为障碍,有时这些行为障碍甚至可以持续到手术后2周。患儿哭闹不配合,对于术前准备麻醉的医生和护士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除了常规的语言、眼神、怀抱安慰之外,手术室的医生护士们不得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艺,用上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道具来安抚小朋友们:有抱着小朋友用手机给放动画片的;有给小朋友唱儿歌和跳舞的;还有用手术室橡胶手套吹成气球然后画龙猫的……

 

说到应用各类工具,在今年,国际麻醉专业领域顶级期刊之一的《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7 IF 6.499),发表了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张马忠教授团队的临床研究论文[2],该研究首次探讨了应用小红车进行术前的转运对降低小儿术前焦虑的作用。

 

研究证明:通过一辆卡通小红车载着患儿来往于病房与手术室之间这一新的术前转运方式,可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有效缓解孩子的术前焦虑,有益于患儿身心健康。

张马忠教授的团队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将108名2-5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接受首次手术矫正的儿童随机分成三组:C组(使用儿童汽车转运)、G组(没有预用药的轮床转运)和M组(轮床转运联合术前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使用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YPA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对患儿以下几个时间点的焦虑水平进行评估:麻醉前探视(手术前一天)、上儿童车或在病房的轮床上、到达等候区时、从等候区离开到进入手术室时(与父母分开时)、进入手术室之后和在麻醉诱导前。同时使用VAS评分评估患儿父母的焦虑程度。 

结果显示,C组儿童从上车到进入手术室后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01)。C组受试者在诱导前的焦虑水平与M组相似(P=0.914)。

该研究中对于儿童转运汽车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儿童术前的焦虑,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配合度,麻醉科的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也能得到提高,这一结果对于儿童专科医院转运模式的改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现在这种办法已经慢慢开始使用,比如济南市儿童医院麻醉手术室就已经应用了儿童转运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性为基础,舒适化和人性化的医疗方式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Sola C, Lefauconnier A, Bringuier S, Raux O, Capdevila X, Dadure C. Childhood preoperative anxiolysis: is sedation and distraction better than either alone?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Paediatr Anaesth 2017; 27: 827e34

[2] Liu PP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nsport in the children's ride-on car for reducing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preschool childre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prospective trial, Br J Anaesth. 2018 Aug; 121(2): 438-444


 

 

更多的医疗安全相关资讯或案例,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医疗安全】,微信查找“医疗安全”或“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