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

【JAHA】BMI可评估心脏疾病发病风险

时间:2019-06-28

BMI:健康评估标准之一 

BMI(Body Mass Index)一般被称为体重指数或体质指数,该指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用作人类身材的“分级标准”,成为判断成人过胖或过瘦的常用简单方法,BMI相比单用体重更能准确地反映体脂的蓄积情况,并且进一步被用来研究身材和各种慢性病的相关性。

       由于人种差异,所以BMI不是全世界都通用一个标准,我们亚洲人的体格偏小,不宜用WHO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和研究,所以中国卫健委制定了BMI中国参考标准:


 

BMI可预测心衰发病风险

最近,对于体重指数和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取得进展,在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发表了一份有关BMI与心衰(HF)及动脉粥样硬化(ASCVD)发病率的研究。

研究对6437名参与者(年龄45-84岁,平均随访13年),他们在20岁和40岁时自行报告体重并作记录,在2000-2012年期间进行了多达5次的现场检查,并对判定为HF/ASCVD的事件进行了随访。

各年龄点的HF (A)ASCVD (B)的多变量调整危险比

 

研究发现:成年早期(20岁)和成年中期(40岁)BMI与HF相关性较高,20岁时的危险比为1.27(1.07-1.50),40岁时为1.36(1.18-1.57)。与体重正常者(BMI< 25 )相比,肥胖者(BMI≥30)在20岁时发生HF的风险增加了3倍。而40岁时肥胖者发生HF的风险几乎增加了2倍。然而,与HF的研究结果相反,各年龄点BMI与ASCVD的相关性较弱。

研究结论:体重指数报告是一种低技术工具,临床容易使用。尽管受到回忆偏倚的影响,BMI报告仍可能提供关于中年到老年人未来心衰风险的预测信息。


身体健康状况需全面评估

虽然BMI使用起来非常简单,随时可以测量而且比单纯测体重更科学。但是,由于BMI只考虑身高及体重,忽略组织成分不同,密度不同(肌肉及骨骼比脂肪密度大);躯干或下肢所带重量更大;无法区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等因素。如上图的两个人:在BMI的计算之下,高肌肉量和高脂肪度如果最终都造成高体重,可能会被分成同一类,但这两者的健康风险是不一样的。

所以单纯使用BMI评估人体健康状况是过于片面的,身体健康状况评估还需要考虑体脂率、动作能力、肌肉力量、代谢状况等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