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基于快速康复的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
推荐意见1, 1A:术前2周内存在URTI(上呼吸道感染)并非麻醉禁忌症。
-
推荐意见2, 1A:伴有困难气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等多个气道危险因素的患儿,应根据患儿风险-受益比综合考虑是否行麻醉手术。
-
推荐意见3, 1A:区域神经阻滞、非阿片类药物等多模式镇痛可以减少全麻插管率,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
推荐意见4, 1B:无误吸风险的URTI患儿,推荐使用面罩进行气道管理;疑有困难气道,推荐使用可视喉镜插管及带囊气管导管通气(监测囊压不超过20cmH2O)。
-
推荐意见5, 1A:气管痉挛时需加深麻醉,维持更高的压力通气,必要时使用肌松剂。推荐七氟烷用于支气管痉挛的患儿,丙泊酚用于喉痉挛的患儿。
-
推荐意见6, 1B:腔镜手术的气腹或气胸压力选择应根据手术视野要求和通气情况综合评估后选择。婴幼儿胸腔镜的CO2压力尽量控制在4mmHg以内。
-
推荐意见7, 2B:从无创到有创的气道控制来减少气道创伤,使用小潮气量及低PEEP的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单肺通气。
-
推荐意见8, 1A:多模式和个体化镇痛可减少因术后疼痛所产生的拔管困难和复苏延迟发生。
-
推荐意见9, 1B: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有助于维持气道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