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解读】血流动力学监测,优选CNAP理由何在
-
呼吸支持:包括氧疗、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和挽救治疗。挽救治疗针对严重ARDS患者,建议进行肺复张。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应进行12小时以上的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者,如条件允许,应尽快考虑体外膜肺氧合(ECMO)。
-
循环支持: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
其他治疗措施: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内(3-5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会延缓对冠状病毒的清除。可静脉给予血必净,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有条件情况下,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有条件的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
-
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
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治疗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循环支持”治疗中的重要性。然而,有创穿刺操作复杂、感染风险高、并发症多,并不适合。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非常必要!奥地利CNAP则是无创领域的技术领先者,为优中之选。
感染科医生和护士1月27日参加CNAP培训
-
多:CNAP监测全面,全面检测心排量、血管外周阻力、连续血压、容量反应性等15个参数。满足该诊疗方案对患者“器官支持”和“循环支持”的需要,特别是对于“每天行12小时以上俯卧位通气”患者,CNAP的无创PPV/SVV检测更有助于助患者充分“液体复苏”。
-
快:简单快速,90秒给出全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其它类似设备,CNAP的“快”在目前医护资源短缺,护理环境感染风险大的情形下更显优势。
-
好:无需穿刺,操作快捷,护士即可操作,一分多钟即可实现连续检测。与金标准相比,同样准确可靠;患者体感舒适,无需脱衣无需在胸部贴电极片;可大幅度减少并发症,降低感染风险。
-
省:CNAP无一次性耗材,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又省钱。设备轻巧,可手提移动设备,手术室或病房或救护车上,都方便使用。
奥地利无创血流动力学快速监测设备CNAP